相关阅读:
卡塔尔世界杯决赛综述:亘古以来的最伟大战役·零
卡塔尔世界杯决赛综述:亘古以来的最伟大战役·壹
比赛战术评论第二部分:
用人层面,阿根廷主帅斯卡洛尼和法国主帅德尚同样难分高下,前者极富想象力的变招赢得了先手和绝杀机会,后者更主动的纠错也换来了变被动为主动的收益,并一度险些绝杀比赛。
此前说过,德尚本届杯赛用人不疑值得赞叹,让人艳羡的是,他手里的牌的确太好……
伤了坎特,楚阿梅尼顶上;
伤了博格巴,拉比奥特顶上(后面还有贡多齐在排队);
伤了卢卡斯·埃尔南德斯,弟弟特奥·埃尔南德斯顶上;
伤了本泽马,吉鲁又堪大用;
唯一没法解决的就是伤了恩昆库……走就走吧,穆瓦尼顶上。
德尚这手牌简直不要太好。本届世界杯正赛一开打,人人都看到了,法国队在各个位置都有后备队员迅速崛起,即插即用不说,还真的都输出了过硬的比赛质量。
牌好当然也有烦恼,第一个烦恼就是这些球员的“小九九”。
不少一线轮换球员即插即用后坐稳了主力位置,明白自己责任在肩,同时也清楚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事实:
打上首发,比赛赢得越多,身价就越高,千万不能受伤。
基于上述原则,到了决赛,反正“我”之前首发就少,或者“我”四年前干脆没打过,经验不足嘛,那好说,常规主力的队友们出多少力,“我”比赛时依葫芦画瓢,也出多少力。没毛病。
这是卫冕冠军决赛前40分钟没有全功率输出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轮换主力和常规主力毕竟不能比,后者经历过一次世界杯夺冠,明白决赛该怎么打,关键一点:对手的比赛强度只要被我摸透,那么我可以看菜吃饭:
只要比赛强度始终比对手高一点点,就能占据主动权,不需要一上来就全功率输出(我已经是世界冠军,谁还配得上让我全功率输出)。
上述论点可以回看四年前的俄罗斯世界杯八分之一淘汰赛,高卢人全场全功率输出,通过反击快下摸清了阿根廷的底子;而四年前的决赛,法国队上半场和克罗地亚大打对攻,全功率输出一个小时,下半场格子军的体能断点被他们捕捉到,在控制比赛强度的前提下轻松大比分获胜。这一系列骄人战绩,成就了世界杯冠军队的自信——
如今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对阿根廷,大可以照方抓药,先摸个底看看对方有多少比赛强度,然后再决定自己输出多少强度。
这是卫冕冠军决赛前40分钟没有全功率输出的第二个原因。
德尚的第二个烦恼即源于此。淘汰赛一路打过来,最难啃的英格兰都没能挡住法国,所以他不能公然指责弟子们“挤牙膏式输出”几乎等于变相怠工。毕竟球员们还要面子的。
然而世界杯决赛的性质毕竟不一样,由不得这些拿过冠军的场上队员“量入为出”,对手不仅仅是阿根廷,还是梅西率领的阿根廷。35岁“高龄”能把队伍拉扯进决赛,是史无前例的,除了自己能力依然超卓,更重要的原因当然是:
这帮小伙伴确实拥有不俗战力。
当然,以阿根廷的整体实力,多数队员并没有在淘汰赛阶段输出让人信服的表现,大家都在互相研究,是故法国队的首发们这样决策也没错。德尚果断换下登贝莱和吉鲁以后,下半场整支队伍的比赛强度立刻提升了两个档次,维持到姆巴佩扳平比分为止。可见高卢军团对潘帕斯雄鹰能兑现多少比赛强度基本了然于胸。
亏就亏在战术被动上。迪马利亚在左路不但让孔德相当被动,还顺手欺负登贝莱年轻,赚到了点球。这是第一个战术收益。另外不能忽视的是:
到了决赛,阿根廷队员的比赛专注度和奔跑强度越来越好。
继续回到比赛当中。
上半场16分07秒,以德保罗的突然前场逼抢为开始,阿根廷人准确捕捉到了法国人一直存在、却没有被任何对手充分利用的漏洞:特奥和姆巴佩之间的呼应不好,存在空当。
断球之后德保罗立刻传给梅西,这次守转攻阶段的效率非常高,以至于法国的后腰球员根本不及回援。如上图所示,拉比奥特的前插致使楚阿梅尼成为单后腰,当阿根廷迅速完成守转攻,法国队的中后场防守陷入全面被动,仓促回防之下放空了禁区中路,后插上的迪马利亚获得了射门良机。
这两张截图可以看出法国人慢热的比赛特征,即便姆巴佩已经回防到禁区弧顶,却一直在看着阿根廷前场四人的反击展开。他离迪马利亚最近,竟然不舍得付出体能去防守。
16分07秒阿根廷守转攻完成后,反击快下的慢镜头回放截图如上。法国整条后卫线被阿根廷两名进攻队员带走,其中德保罗倒三角回传瞬间,阿尔瓦雷斯试图中路抢点接应,法国队单后腰楚阿梅尼跟住了梅西,但左路后插上包抄过来的迪马利亚根本无人看管。
让人不能接受的地方在于,姆巴佩回追一段距离以后竟开始充当看客,仅这一个点就反映出高卢人的“慢热”多么可怕。
这次反击让阿根廷人意识到,迪马利亚“左倾”已经获得效果,需要持续施压。职业球员的鼻子和狗一样灵,对场上形势的判断非常敏感,一两次进攻和防守的试探,就能有非常准确的结论了。更何况,场边指挥的主教练和助教团不需要花力气奔跑,能把攻守两端双方如何输出强度给猜透了。
法国“贵为卫冕冠军”,肯定不是善茬,也意识到迪马利亚这个点存在巨大的威胁,上半场20分10秒,他们的调整给出来了:中后场快速回收的策略不变,尝试变阵4-4-2菱形中场,其实是4-3-1-2的“运动版”,试图通过登贝莱回收增加右路的防守人头。
从上半场15分钟到20分钟的短短5分钟里,双方一直在频繁试探彼此的“深浅”。阿根廷反应迅速,见招拆招,用大范围的横向传球扯开赛场宽度,将重心放到中路和右路——即法国队防守的左路。
过了15秒,阿根廷前场不想强打,回传中路跟进的奥塔门迪,再次进行组织。此时法国队三线深度回收,让出本方半场的大片区域,“格里兹曼回撤”已经祭出,他本人盯住20号麦卡利斯特,卫冕冠军从4-4-2菱形中场快速变阵4-4-2平行中场。
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点,9号大吉鲁跟住了对手的后腰24号恩佐·费尔南德斯,这个应变是防止对方轻易通过传跑,把球转移到右路,属于高阅读能力的体现。接下来,11号登贝莱马上跟住对方助攻上前的3号塔利亚菲科,迪马利亚尽管在左路获得向前的空间,但法国队后卫线随时增兵到本方右侧,防守人头还是会更多一些。
这个时候,阿根廷无论左路、中路还是右路,看上去都没有办法迅速获得优势。
很多人忘了,潘帕斯雄鹰并不是欧洲队伍,他们在两个边路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会果断尝试中路渗透。这是南美球队最厉害之处,何况他们还有梅西这个大杀器(当然老是老了点儿)。作为防守方的法国队一旦跟不上对手的提速,局部防守就会出现问题——
迪马利亚由此从登贝莱身上赚到了点球。
“天使”边路获得一对一机会的运转过程如上图,上半场20分41秒,阿根廷佯装回撤,突然发动了一次中路渗透,由24号恩佐·费尔南德斯持球后摆脱吉鲁的防守,迅速向前。法国队比赛强度不足的问题因为战术缺憾得以充分表现:
1.阿根廷后场的奥塔门迪持球时,格里兹曼个人往前压,但回防不及时,致使对手20号麦卡利斯特表面处于法国队三人包夹之中,实际上无人防守,如上图。
2.基于要点1的理由,是楚阿梅尼和瓦拉内在盯防阿尔瓦雷斯,拉比奥特和于帕梅卡诺在盯防梅西,麦卡利斯特只能由孔德来补防,这就给迪马利亚的边路插上留下了空当。
点燃战火时,看上去迪玛利亚远离了交火密集区,但这招伏兵在本次攻防当中大占便宜。中路渗透的传跑和对位防守,其实是双方对既定战术理解和执行的较量;阿根廷通过不讲理强打,加上有梅西吸引火力,将“格里兹曼回撤”这一战术分支存在的问题最大化:
格里兹曼回撤是回撤,但同样存在看菜吃饭的通病。
所以,到底是“格里兹曼回撤”更好使,还是梅西的存在感更强,决赛当中第一次分出了高下。
如上图,20分43秒,由于格里兹曼没有盯住麦卡利斯特,给他“强行蠕动”到了孔德身前,孔德再跑过来想干扰就晚了。法国队中场防守在对手强行发起的运动战当中处于全面被动——
由于协防到位率不够,恩佐·费尔南德斯传球的时候,阿根廷有三名进攻队员身处法国中后场两条防线之间。从左到右分别是20号麦卡利斯特、9号阿尔瓦雷斯、10号梅西。
而楚阿梅尼和拉比奥特在短短2秒内完全失位,就算他们判断对了防守重心和即将持球的队员,也无法避免阿根廷前场形成中路3打4。
让对手前锋直接面对本方后卫,是现代足球防守战术的大忌,更何况此次攻防,格里兹曼的防守态度远不如回追了至少15米的大吉鲁,楚阿梅尼和拉比奥特看到格里兹曼不上前压迫,更是一脸懵,可见法国队的比赛强度有多松散。
随后麦卡利斯特直接敲给中路的阿尔瓦雷斯,后者飞起一脚分球到左路,于是迪马利亚迅速跟上,在左路底线附近迅速形成和登贝莱的一对一,果断突破赚到点球。
点球的分析不赘述了。登贝莱这货本来看到塔利亚菲科没啥威胁,心里先放下一半,再一扭头瞥见迪玛利亚已经下底,气急败坏去追,被对方潇洒地耍了个扣球变向,又梗着脖子往禁区里冲,仓皇之下就犯错了。
主裁判马齐尼亚克的视野好到令人发指。“登贝莱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落后一个不可怕,可怕的是从0:1往后到0:2的14分钟里,高卢人依然无法立刻提升比赛强度,去应对战术上的被动。
比赛强度是全方位的概念,以球员跑动强度作为基础,传球、无球接应、对位防守、换位进攻等各方面全部要有可观输出,才算得上“提升”。这14分钟里面,法国都干了些什么呢?
梅西此前没少和特奥纠缠,28分26秒他右边路得球,果断个人突破。法国队立刻给出了拉比奥特、姆巴佩、特奥三点包夹。战术执行力是体现出来了,但执行效果就……
2秒钟以后,提速的拉比奥特协防到位了,特奥也封住了梅西的急停变向。可是,姆巴佩就在两名队友身后干瞪眼看着。一支冠军级球队如果有一个人(格里兹曼)防守强度下降,已经很不能接受了,现在竟有两名队员的防守强度都提不起来——这可是世界杯决赛!德尚再怎么爱材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让德尚更不能接受的,是第二个丢球的全过程——这短短8秒,法国队的贡高自慢一览无遗。
35分11秒,阿根廷右后卫莫利纳向中路麦卡利斯特的直接一脚传球,源于法国中后卫乌帕梅卡诺在左路边线停球太大,马上遭遇阿尔瓦雷斯的高速逼抢,他又不想给对手一个更靠近中线的界外球,于是将球打高,救回到场内,反而被莫利纳得到。上图就是乌帕梅卡诺起高球的瞬间。
先要说一句,35分11秒莫利纳不停高球直接一脚传给麦卡利斯特,体现出了极好的比赛心态和基本技术运用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整天强调从小培养强压力下技术的稳定运用,到了高水平决赛,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的是有没有正确地日积月累。
这次进攻的第二策动者,是来自英超下游球队布莱顿的核心——现在已经是豪门利物浦的10号球衣拥有者。也许因为他当时名气太小,也许因为在这个区域法国队有多达三名球员(格里兹曼、拉比奥特、楚阿梅尼)可以随时对他进行防守,卫冕冠军一开始对此人可能产生的威胁浑不在意。
麦卡利斯特一个人当然没有什么威胁。可他的身后是梅西,此时还没有出现在上图的镜头范围内。前者接球过程当中有一个非常快速扭头看向前场的观察动作,分明在找梅西的位置。
35分13秒,麦卡利斯特抢在格里兹曼、拉比奥特、楚阿梅尼三人形成包夹之前(这三人都在各自指望彼此能回抢),直接将球顺给回撤的梅西。这时候乌帕梅卡诺和瓦拉内立刻明白大事不妙,纷纷提速包夹阿根廷队长。在右后卫特奥反应过来之前,阿根廷9号阿尔瓦雷斯已经在右边路提速,形成摆脱,准备去接应梅西的传球。
我们常说比赛中的体能运用要合理,阿尔瓦雷斯、麦卡利斯特和梅西在此次“守转攻”过程中的跑动节奏和体能输出,就是典型案例,尤其是阿尔瓦雷斯。
阿根廷在本方半场这次“3打6”美妙至极,这都是拜法国队比赛强度提不上来所赐。卫冕冠军打到上半场35分钟,居然多次在局部防守人数完全占优的情况下,任由对手通过一脚传跑形成各种突破,打出教科书一样的反击案例,简直大失身份。
梅西只用了1秒钟时间处理球——脚弓一颠加上外脚背一拨,阿尔瓦雷斯立刻愉快地提速接球。请注意上图,阿尔瓦雷斯提速前,准确观察看到了麦卡利斯特的中路前插。他随后的决策和处理让法国人更难以获得良好的防守判断。
这张图看得更清楚,阿尔瓦雷斯接球前一直在看中路队友的跑位,他并没有持续提速,看到麦卡利斯特逼近中线以后,直接一脚传向广袤无垠的法国队半场。
事实上他可以选择加速突破,但是瓦拉内已经心急火燎地快速跑向自己,在“防内放外”的防守原则下,大高个儿肯定把小矮个儿往边线压迫,那还不如趁着传球视野和角度充分的时候来上一脚。
请注意上图,阿尔瓦雷斯传球之前身体有一个非常小的假动作:上半身突然前探、立刻停顿,脚下不停球直传瓦拉内身后。
此时阿根廷已经形成中线一带3打2的反击态势,巨大的收益说明进球只是时间问题。这场比赛内心羊驼奔腾的人当属孔德,他被针对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还要累死累活给瓦拉内铲屎背锅。麦卡利斯特和迪马利亚心领神会,拼命挂挡,四人之间的配合水到渠成。
迪马利亚本场比赛率先示范了挑射具有何等的收益,而且还是炫技一样的“推球”挑射。可惜法国队此后换上来的穆瓦尼不解风情。
阿根廷这次反击用五脚传递完成,梅西是最关键的那一脚,他的回撤不但吸引了瓦拉内上前,还通过分边给阿尔瓦雷斯,直接吸引孔德补向中路,最终迪马利亚“左倾”的战术变招再次获得丰厚的回报。
楚阿梅尼第一次参加世界杯,第一次打决赛,面对“怎样输出比赛强度”这个课题,的确欠缺经验,所以大佬们怎么做,我就跟着做。同样问题也发生在孔德、登贝莱身上,这是本文开头提到的第一个原因。但姆巴佩、瓦拉内、格里兹曼、拉比奥特都不是新丁,他们的个人能力足以兑现相等的比赛强度,却没有全力以赴,这是本文开头提到的第二个原因。
高卢军团的两次丢球过程中,两个原因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得多么讽刺才能用这个成语。
回到开头所说,战术被动的局面下,除非自己的比赛强度超出对手整整一档,或者更多,才有可能化被动为主动。实际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姆巴佩在进攻端和防守端都像走过场,登贝莱亦如此;格里兹曼除了防守梅西,几次对阿根廷关键传跑的判断和反应,都出现了严重不合理的选择,尤其是对麦卡利斯特的防守判断——不能因为对手看上去没什么名气就掉以轻心。能前呼后拥和梅西一起打进世界杯决赛的人,可能是虾兵蟹将,但脚一点都不软……
另外,梅西荣誉是拿够了,其他队友没有。“让卫冕冠军翻车”对阿根廷这些平民球员能形成怎样的刺激,是法国人始料未及的。
德尚对第二个原因把握得非常敏锐,换下登贝莱和吉鲁首先要解决战术失当的问题:也就是说,反扑已成定局,面对更灵活的阿根廷防守球员,吉鲁年事已高跑不动,一旦姆巴佩占据左路,他只能在中路当沙包,这样活动范围不够大,带不开对手后防线。登贝莱防守不力,进攻又不能把迪马利亚给压回去,就更不应该留在场上。
另外,前35分钟的比赛局面很明朗,“格里兹曼后撤”这一战术变招不具备通用性,尤其当斯卡洛尼使用迪马利亚“左倾”这一战术布置得到两球领先的巨大收益,“怎样防梅西”不再是第一防守要务,而是谁上来都要防,所以想要抹掉大劣势,必须果断变招。
这就是第三部分要说到的:应变和调整。
【第二部分完】
NBA76人球星保罗.乔治谈沃尔退役:2010届选秀现役球员我成独苗了
北京时间8月20日NBA76人队球星保罗.乔治更新自己的播客栏目,公开谈到了同届选秀状元郎约翰.沃尔突然宣布退役的焦点话题:“我与约翰.沃尔都是2010年参加NBA选秀的,他当年以状元郎身份加盟奇才队,而我以10号顺位被 2025-08-20 22:08:24瑞典大满贯!男队16强出炉,张本智和狂轰11-1,3-0横扫波兰小将
北京时间8月20日讯,WTT瑞典大满贯男单1/16决赛,世界第4张本智和对阵世界第50米洛什,对手是波兰的小将在经验与技战术上都欠缺,面对张本智和反手拧拉与正手进攻下毫无招架之力,单局狂轰11-1。最终,张本智和3-0横 2025-08-20 22:06:44快船新赛季前景:哈登托底能力值得信任,小卡将决定球队上限
快船在今年夏天,引进了大洛佩斯、比尔、保罗和科林斯,虽说年纪上有些大,但整体实力上还是有所提升的,这也让外界对他们有了更多的期待。对于快船新赛季的前景,外界最为担心的就是伤病问题,毕竟这支球队现在平均年纪为33.2岁,是 2025-08-20 22:05:05西甲首轮最年轻首发阵容:巴萨23岁272天居首,皇马25岁213天次席
本站8月20日讯Opta统计了西甲首轮比赛各队首发球员的平均年龄,并列出最年轻榜单,巴萨23岁272天居首,皇马25岁213天次席。西甲首轮最年轻首发阵容排名:巴萨——23岁272天皇马——25岁213天塞维利亚——25 2025-08-20 22:04:50瑞典大满贯:陈幸同逆转法国新星,早田希娜横扫申裕斌,张本11-1
北京时间8月20日,乒乓球WTT瑞典大满贯激战正酣,刚刚结束了一场女单1/16决赛的焦点之战,是由国乒主力陈幸同迎战法国新星帕瓦德,结果陈幸同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逆转帕瓦德,顺利晋级女单16强,而国乒劲敌早田希 2025-08-20 21:58:37时隔六年进决赛!国安7-0十人玉昆将战河南 法比奥破门塞鸟两助
本站8月20日讯北京时间8月20日19:30,足协杯半决赛北京国安迎战云南玉昆的比赛在工人体育场进行,上半场布尔克直红,法比奥破门+造红牌,王刚爆射扩大比分,古加推射破门,塞尔吉尼奥两助攻,半场结束,北京国安3-0十人云 2025-08-20 21:56:21中澳之战,胡明轩最后一投其实有三个选择!
中澳那场球打完了,可胡明轩最后那个绝杀球没进,中国男篮就差1分输了,那场面到现在想起来还挺让人难受的。图片取材于网络咱们再说说当时最后一球的情况:廖三宁在边线直接把球扔给胡明轩,胡明轩刚拿到球,澳大利亚的防守球员就赶紧扑 2025-08-20 21:53:32足协杯决赛对阵:12月5日苏州奥体,北京国安vs河南队!
本站08月20日讯刚刚,足协杯半决赛第二场比赛落下帷幕,北京国安战胜云南玉昆,成功挺进决赛。至此,本赛季足协杯的决赛对阵双方已确定:北京国安vs河南队!最终的决赛将于12月5日在苏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届时本站作为赛事版 2025-08-20 21:52:10朱雨玲签约日本俱乐部,面对网友质疑,用“清者自清”回怼
前言:乒乓球圈最近炸开了锅!曾两登世界第一、拿遍三大赛冠军的朱雨玲,突然官宣签约日本T联赛俱乐部。消息一出,80%网友理解“人往高处走”,却有20%声音骂她“为敌效力”。面对质疑,她只淡淡一句“清者自清”,这个从病魔手里 2025-08-20 21:51:33瑞典大满贯:国乒男单仅剩3人,女单4人晋级,孙颖莎王曼昱首秀
瑞典大满贯的战火已燃烧至第四个比赛日,赛程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对于中国乒乓球队而言,这次的征途可谓五味杂陈,各个项目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势。国乒的整体表现虽然相对稳定,但潜藏的挑战也日益凸显。男单的困境与女单的稳健形成了鲜 2025-08-20 21:50:37NBA直播吧所有直播信号和视频录像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NBA直播吧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3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