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新闻>更多球队选择躺平?王治郅公开批评cba外援政策,归化真有必要吗

更多球队选择躺平?王治郅公开批评cba外援政策,归化真有必要吗

作者:NBA直播吧 | 2025-05-14 09:07:53

在篮球的江湖中,每一项政策的变动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近日,篮球名宿王治郅在央视节目中的一番言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 CBA 的上空炸开,引发了无数篮球爱好者的深思。

更多球队选择躺平?王治郅公开批评cba外援政策,归化真有必要吗

王治郅这位 96 黄金一代的核心人物,前国家队的主力中锋,在接受 CCTV5《篮球公园》节目采访时,毫不留情地将矛头指向了当下 CBA 联赛的外援政策。他指出,如今的 CBA 对外援依赖过度,比赛主导权几乎被外援牢牢掌控。本赛季实行的外援四节七人次政策,让一些球队为了短期内的成绩,不惜一掷千金,重金聘请外援。这些外援在场上享有无限开火权,本土球员的球权被严重挤压,大多时候只能在防守端发力,沦为比赛中的配角。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据统计,本赛季不少球队中外援的场均得分占比超过了三分之二,关键球更是几乎都由外援来处理。在这样的环境下,本土球员的成长空间被极大压缩。年轻球员难以获得足够的上场时间和出手机会去锻炼自己,就连正值当打之年的球员,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当替补,难有施展拳脚的机会。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国内篮球成绩的提升,更阻碍了年轻球员的培养和进步。

正当人们还在为外援政策的利弊争论不休时,CBA 总决赛期间,篮协下发的关于入籍球员的管理规定,再次将篮球话题推向风口浪尖。根据规定,下赛季各俱乐部可自行选择归化一名符合条件的外籍球员。这意味着,下赛季的 CBA 赛场上,有可能出现一支球队同时拥有包括归化球员在内的三名外籍球员的情况,而留给本土球员的场上位置,仅剩下两个。

从积极的一面看,归化高水平的外籍球员,似乎能在短期内提升球队乃至国家队的实力。但从长远和整体来看,问题也不少。首先是经济成本,归化一名优秀的外籍球员,至少需要上百万美金的投入。对于财大气粗的大俱乐部而言,这或许只是一笔可以承受的开支,他们可以通过归化球员,再搭配强力外援和国内实力球员,迅速组建一支争冠强队。然而,对于那些资金有限、艰难维持的小俱乐部来说,这无疑是天文数字,根本无力承担。如此一来,联赛的两极分化将愈发严重,强队更强,弱队更弱。比赛缺乏悬念,观赏性也会随之下降,这对 CBA 的长远发展无疑是巨大的打击。目前,像广州队等已经出现了摆烂迹象,而归化政策的实施,恐怕会让更多中小俱乐部选择躺平。

CBA 外援政策和归化政策的一系列变动,让联赛生态逐渐失衡。过度依赖外援和盲目推行归化,看似是提升成绩的捷径,实则是饮鸩止渴。篮球的发展,根基在于本土球员的培养和成长。当本土球员在联赛中都难以获得机会,又何谈为国家队输送人才,提升国家队成绩呢?

在国际赛场上,我们看到一些国家通过归化球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依靠归化球员获得的成绩,难以真正代表本国篮球的发展水平。中国篮球若想实现长远进步,还是要从完善青训体系、提升联赛质量、给本土球员更多机会等方面入手。

王治郅的批评,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 CBA 联赛外援政策和归化政策背后隐藏的问题。我们不能再盲目地追求短期成绩,而忽视了本土球员的培养和联赛生态的平衡。CBA 需要的是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中国篮球才能在未来的国际赛场上,凭借自身实力绽放光彩。作为球迷,我们期待着 CBA 能早日拨云见日,回归到篮球发展的本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本土篮球人才,让中国篮球再次崛起。大家对于 CBA 的外援政策和归化政策有什么看法呢?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热点赛事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