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新闻>曾拿下59块金牌的国乒一姐,烟酒不离身,二婚后却被宠成小公主

曾拿下59块金牌的国乒一姐,烟酒不离身,二婚后却被宠成小公主

作者:NBA直播吧 | 2025-03-09 06:45:30

乒乓球一直都是我国引以为傲的体育项目,被誉为我国的“国球”。

曾拿下59块金牌的国乒一姐,烟酒不离身,二婚后却被宠成小公主

中国乒乓球队更是世界上竞技水平最高的体育队伍之一,这其中有无数的传奇运动员们,用自己的汗水在世界乒乓史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的主角曹燕华便是其中之一,她五岁时便开始学乒乓球,并且天赋异禀,仅仅15岁就被教练选中进入进入国家队,仅仅两年便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在短短几年间便统治了女子乒乓球项目,获得了56项赛事的冠军,其中有七项是世界级的,就像记录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人能够超越,而当时的她年仅22岁。

在球场上使用的打法,强调快,准,狠,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垮对手的曹燕华,在现实中也是个脾气火爆,性格叛逆的人。

在进入国家队不久便取得成绩之后,她开始放纵自己。抽烟,喝酒,烫头,只要自己喜欢的就全部尝试一遍,也不管自己的技术就是磨练的怎么样。


最终她在乒乓生涯上遭遇了重大挫折,差点被退出国家队,好在自己足够努力,痛定思痛,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自己把国家队的名额打了回来,最后终成一代传奇。

本文将通过这位乒乓女王的回忆,带读者走进她波澜壮阔的一生。

一、父亲的期许,乒乓球里的天才。

1962年曹月华出生在上海,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父亲酷爱运动是一家普通工厂足球队的队员,两个比她大十来岁的姐姐从小学开始就参加了校园里的乒乓球队。

可以说,曹燕华是听着乒乓球在球桌上弹跳发出的清脆响声长大的,也是因为两位简洁的营销,她从三岁开始就参加了乒乓球训练,一开始只是帮姐姐们捡球。

可仅仅过了两年,她个子才有球桌那般大,稚嫩的手掌刚刚勉强能握住球拍时,她便已经打的虎虎生风了。

可惜这时正处在十年动乱期间,两个姐姐受到国家号召已经放下书本和球拍,去上山下乡了。

他们的父亲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远走他乡,悲痛欲绝,便痛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小女儿成为乒乓球运动员,这样她就能一直陪在自己身边。

在这样的信念驱使下,最贵最好的球拍都被曹燕华的父亲买来塞到了曹燕华手里,不但每天下班一有空闲时间就陪他练球,还专门请了教练。

此时,曹燕华的父亲或许想过他的女儿未来一定能成为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可能会加入省队,也可能更差一点,仅仅只是加入了市队,但他绝对没有想过自己的女儿未来会成为统治了乒坛数十年的王者。

在父亲专门的培养下,曹燕华很快便展现出了自己极为惊人的天赋,她无论是在对外的比赛中,还是校队内组织的循环对抗在中,不仅对同龄人取得了碾压性的优势,还经常能和高年级的同学打的有胜有负。

随着她加入校队的时间越来越长,四年级时,她便已经在球桌上没有对手了。

这时候她天性贪玩,容易自大自满的性格便暴露无遗,某次训练回家时,她突然听见了一阵悠扬的钢琴声便一时兴起,准备放弃乒乓球去学钢琴,原因仅仅只是因为在球桌上没人能和他过招,实在太无聊了。

好在是父母信念坚定,不允许她半途而废,这才让她重新走上了乒乓球道路,而这条道路很快也结出了硕果。

二、1977年,毫无赛场经验的小白,无可辩驳的天才。

1977年,彼时不过15岁曹燕华代表上海二队,在上海市第一次参加国家级别的赛事,这不仅仅只是她的第一场全国性大赛,更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比赛。

然而第一次登场的曹燕华并没有丝毫的胆怯,她在赛场上所展现的近台直拍快攻技术已经娴熟无比,每一个动作都极其协调,打球风格又快又灵,经常能在接发球战术上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在僵持中加入弱点和节奏的变化,让对手猝不及防,最终方寸大乱,输掉比赛。

彼时的国家队主教练徐寅生和李富荣,就在主席台上观赏着这个女孩的比赛,认为这个年纪技术就如此灵巧的曹燕华,未来一定是一块可造之材。

于是二人便一拍即合,将曹艳华从上海二队连升四级,15岁的曹燕华就这样进入到了国家队中,一下子就从业余变成了国家队成员,也是当时我们国家队中最年轻的一位,可谓是雏凤之姿,意气风发。

但是,业余出身的曹燕华并没有接受系统的体育训练,虽然体育技术登峰造极,但是体能却极其拉胯,跑步永远是队伍中的最后一个,并且气喘吁吁,垂头丧气。

又因为年龄原因,她的基本功和周围的人相比落后了整整一大截,种种因素叠加起来那一段时间的曹燕华总觉得自己无地自容。

但这一切都在队内举办的冬季大循环赛上面发生了改变,在比赛开始之前,曹艳华是这么描述她当时的心理活动的。

“我们队内冬训举办的这个大循环赛往往比世界赛要难打的多,因为世界大赛上只会打七场,好的人你可能根本就碰不到,也能取一个好的成绩。但是队内循环赛你根本躲不过去,当时中国队24个人相当于是全世界最好的24个人,你全部都要打过一遍!

我当时想想这个事情就害怕,毕竟平时跟他们练球时都哆哆嗦嗦的,怕影响别人训练,怕不尊重人家,一直到大循环赛开始之前,我都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发烧。

大循环赛的前一夜,我一晚上睡不着,手一直在流汗,第二天起来没有发烧,也没有感冒,就只能被迫打了。

结果一打打三天,我越打越有信心,因为我根本就没有输过!平时我这么崇拜的人现在都成为了我的手下败将!”

曹燕华这次比赛所取得的成绩很快便震惊全队上下,她本人也因此成为了别人口中的天才。

一年后,1978年,16岁的曹参加了亚锦赛,并在团体和单打比赛中两次战胜了当时的单打世界冠军朴英顺,顺利跻身进入主力阵容。

这时的她自信心极度爆棚,毕竟年仅16岁,凭借着自己在野球场上的经验就打败了这么多的世界冠军,任谁都会无比骄傲,无比自满。

带着这样的骄傲,她练球越来越不上心,总觉得她可以凭借着自己所谓的游击队打法吃老本,是在这段时间她抽烟,喝酒,放纵自己,怎么快乐怎么样来,也不在苦心去钻研技术。

可这终归只是天真且不切实际的想法,1979年,还抱着这样想法的曹燕华很快便遇上了自己人生当中的滑铁卢。

在当年乒乓球项目含金量最高的赛事——第36届世乒赛上,她虽然取得了团体赛20场出场全胜的成绩,并且和张德英配合拿下了人生中第一个冠军,但却在决赛中负于董林,丢掉了近在眼前的女子单打冠军。

回国后,不思进取的她很快便又在全运会中输掉了关键比赛,害得上海队失去了团体赛金牌,一系列的过失引来了一片指责。

上海队的领导,教练,队员都纷纷埋怨她的失败,比赛当中又希望她一定要拿下关键的场次,如果拿不下来,这一切的责任都要由她自己负担。

一系列的打击下,曹燕华越发感觉自己不是在进行乒乓球比赛,而是在参加一场战争,如果她在比赛场上输了一球,就相当于被子弹贯穿身体,她的运动生涯也将彻底被画上句号。

而她很不幸在全运会丢掉了那关键的一分,国家队甚至要内定将她退回上海队,她的运动生涯可能会止步于此。

就在这时,将曹艳华带到国家队的国际乒联主席徐寅生此时又救了她,仅仅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便挽救了她的职业生涯。

“她还年轻,再给她一次机会吧。”

三、短暂的低谷,辉煌的王朝

1979年10月底,在徐寅生教练的一再坚持下,曹燕华最终重新回到了国家队训练,她被分到了著名的教练周兰荪手下。

在这位经验丰厚,执教风格以严厉著称的教练手下,曹燕华遭到了魔鬼式训练,不仅伤了病了,不让他请假,平时的训练量也是按照男队队员的几倍去设立的。

为什么如此主教练要如此残酷呢?因为周兰荪此时已经接到了国内体育高层的任务,要在曹艳华这一代身上攻克女子乒乓球技术难以进步的难题。

他正是看中了曹燕华的才华。

并且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乒乓球技改对于每一个乒乓球运动员都是极其痛苦的。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马龙王浩,张继科等等,他们都曾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经历过重大的技术改革。

拿樊振东举例,他为了能够改变原先技术体系中的缺陷:既只重视前三板的拧拉技术和中近台反手快撕,快拉,而不重视中远台的侧身,近台中的发抢而导致球路不够灵活,经历了整整四年的技改。

从2017年泪洒穆塞尔多夫世乒赛,到2019年眼睁睁看着一直被自己压制的对手梁静坤跳上领奖台将自己送入低谷,再到2021年梦断东京单打决赛后痛定思痛,最终在当年的全运会上克服心魔,于决胜局连追八球战胜马龙,最终在2021年的洛杉矶世乒赛中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世乒赛冠军。

这其中经历了多少痛苦,只有樊振东知道,彼时和他处于同样境地的曹燕华也一样。

可也是在这段时间中曾经桀骜不羁的个性,心浮气躁,骄傲自满的缺点逐渐被残酷的训练一点点打磨得不见踪影。

一块惊世美玉就这么被剥去了顽石外壳,将它碧绿的光芒一点点展露于世人的眼前。

曹燕华最终咬牙挺住了,并且很快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四、辉煌的80年代,属于一个人的辉煌,最后却天妒英才。

1980年,脱胎换骨的曹燕华已经取得了七个世界公开赛的冠军,并且稳坐国家队主力的宝座,并得到了国家队一姐的美誉。

这时的她心态无比成熟和自信,少了以往的浮躁,技术登峰造极。

她的技术不仅在近台快、准、狠,在远台也有极强的相持能力,前三板和接发球经过这几年经验的打磨更是神鬼莫测,经常能把对手耍的头昏脑胀。

可以说巅峰期的她根本就没有短板,是完全完美的存在。

1981年,已经成为国家队一姐的曹燕华跟随着国家队一起参加了在日本举办的第37届世乒赛。

在这届世乒赛上她展现了极为恐怖的统治力,不仅在21球一局的比赛中以2:0的比分轻取了所有东道主日本的对手,并最终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女子单打冠军。

还在女子双打比赛中和倪夏连一起帮助中国队卫冕了冠军,可以说第37届世乒赛完全就是曹燕华一个人的表演秀。

1982年又是属于曹燕华的一年,在第六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两项冠军;同年在新德里第九届亚洲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获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和戴丽丽合作)及混合双打(和谢赛克合作)三枚金牌。

1983年,第37届世乒赛举办前国际乒联变专门修改了规则,规定不允许用同色球拍和防弧胶皮,让曹燕华的换板发球和换板搓球失去了威胁,她不得把防弧那一面胶皮改为长胶。

但这个也依旧不影响她的发挥,她依旧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得女子单打冠军,在团体赛中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帮助中国队取得冠军。

彼时的她,出道至今不过四年,仅仅只是20岁的年纪便已经登峰造极,可是上天往往是妒才的,曹燕华也毫不意外。

事情发生在1980年,正当曹燕华技压群芳,春风得意之时,队里发现有肝炎病人,虽然发病者是一个非常有培养前途的新秀,但她还是毫不留情地被送回了原籍。接下来是全队身体大普查,怕有漏网之鱼混在这个大集体中,殃及一大批中国乒乓界的骨干力量。

而很不幸,这个漏网之鱼就是曹燕华。还好她只是得了乙型肝炎,俗称“澳抗阳性”,转氨酶并不高,应该不会传染给别人,所以才不会被发配回原籍。

但是肝炎还是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她运动生涯的寿命,1985年在第3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再一次获得女单冠军、圆梦混双冠军的曹燕华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宣布退役,而此时的她不过仅仅只有22岁。

在退役之后,曹燕华与施之皓终于修成正果,婚后自然会有孩子,由于当时她们夫妻都在德国,孩子需要回国照料。

两人就这样相距千里,长时间的异地致使两人在感情上出现裂缝最后分道扬镳。

2019年,她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幸福。而这次的另一半,又是一个乒乓球运动员,仿佛老天都在暗示:你这辈子就是和乒乓球有着深厚的缘分。

婚后生活虽然没有太多的爆料,但是曹燕华确实过得很幸福,她不仅有大把的时间投入在乒乓球教育事业中,为这个和自己绑定了一生的运动发光发热,还有一个能够相伴终身的老伴。

这位曾经统治乒坛的天才,也最终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参考资源:

《名将有约之乒乓年华.曹燕华》

扛大梁的乒坛“小丫”--曹燕华新浪网(引用日期 2022-05-09)

热点赛事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