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篮球新闻>NCAA 战报:淡厚然数据亮眼,李信仪却为何上场难?

NCAA 战报:淡厚然数据亮眼,李信仪却为何上场难?

作者:NBA直播吧 | 2025-03-03 16:16:44

北京时间2月28日NCAA赛场见证了中国球员双线出战。西雅图大学72-48横扫加州浸会大学的比赛中,19岁中锋淡厚然替补16分钟贡献6分2篮板4犯规,其赛季场均数据定格为4分2.3篮板。与此同时,长岛大学60-47战胜瓦格纳大学的较量中,前锋李信仪仅获3分钟出场机会未获数据。两场赛事暴露出中国年轻球员在NCAA体系下的真实生存状态。

NCAA 战报:淡厚然数据亮眼,李信仪却为何上场难?

本场西雅图大学采用12人轮换策略,淡厚然在首节还剩3分12秒时首次登场。主教练布置其担任高位策应角色,首回合即通过底线交叉跑位吸引防守,为队友创造底角三分机会。次节8分34秒,淡厚然在防守端连续两次换防延误对方控卫推进,迫使对手出现24秒违例。进攻端数据显示,其6次出手全部发生在三秒区,包含3次背身单打和3次挡拆顺下,命中球均来自防守者体重低于95公斤的对位球员。

犯规问题集中在第三节末段,当加州浸会大学采用小个阵容提速时,淡厚然在4分11秒内连续3次被吹罚移动掩护犯规。录像回放显示,其中有2次犯规源于脚步调整滞后导致躯干角度偏移超过10度。值得关注的是,当淡厚然在场时西雅图大学防守效率值为89.3,当其下场后升至102.7,差值达到13.4个点。

第四节还剩7分02秒时,淡厚然获得本场最佳得分机会。西雅图大学发动经典UCLA切入战术,其接球位置距离篮筐仅1.5米,但面对203公分对手封堵时选择右手勾射而非身体对抗,导致皮球弹框而出。该场景折射出球员现阶段终结手段单一的问题——赛季统计显示,其受助攻率高达87%,自主创造得分占比不足两成。

防守端的数据更具探讨价值。本赛季淡厚然场均干扰对手投篮4.7次,其中三分球占比38%,这项数据在中锋位置排名联盟第12位。但与之对应的是每36分钟4.3次犯规,位列全联盟中锋第4高。本场第3次犯规尤为典型,当对方后卫执行挡拆时,淡厚然未及时收缩防守站位,横向移动时膝盖与对手发生接触被判阻挡。

长岛大学与瓦格纳大学的较量呈现不同态势。李信仪在第二节还剩1分47秒时替换下场,期间球队采用2-3联防体系。录像显示,其在防守端2次正确预判传球路线但未完成抢断,进攻端1次高位策应形成间接助攻。值得注意的是,当李信仪在场时球队净胜分达到+5,这与其防守端移动速度(平均每秒4.2米)超过队内锋线平均值密切相关。

本赛季李信仪场均出场时间已从季初的8.7分钟降至4.3分钟,三分命中率由28.6%下滑至19.1%。技术统计显示,其接球投篮效率值仅为0.78,低于NCAA锋线球员平均水准(1.12)。在最近5场比赛中,教练组更多安排其担任防守尖兵角色,但面对体重超过100公斤的对手时,对抗成功率仅有33%。

当6分2篮板的数据单遭遇24分大胜背景,淡厚然的表现引发两极评价。支持者强调其62.5%的禁区得分效率,反对者则揪住4次犯规带来的防守漏洞。职业球探报告指出:该球员前场篮板率为9.7%(NCAA中锋前30%),但防守篮板率仅14.2%(后40%),这种反差暴露出卡位意识缺失。更值得深思的是,中国球员在NCAA场均出战时间从2019年的14.3分钟降至如今的9.8分钟,这是实力差距扩大还是战术体系排斥?

热点赛事
热门资讯